鲮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南地区,在我国已经有多年的养殖历史,是池塘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。同时在近几年,笋壳鱼、鳜鱼等品种在市场上需求量越来越大,鲮鱼作为他们的饲料鱼,市场需求也开始增大,鲮鱼的养殖数量也增多。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鲮鱼的养殖技术。
鲮鱼的养殖技术
鲮鱼是杂食性,鱼苗孵出4天后开始摄食浮游动物,如轮虫、桡足类和小型枝角类。孵出后10天,体长1.4厘米以上,除了吃浮游动物外,开始摄食浮游植物。以后,吃浮游植物越来越多,直到孵出后40天左右,体长4厘米以上时,便以吃浮游植物为主。同时,鲮鱼喜欢舔刮水底泥土表面或岩石表面生长的藻类。此外,还吞食少量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。在池塘养殖条件下,可摄食米糠、花生麸等饲料。
鲮鱼是暖水性鱼类,在水温15℃至30℃时,食欲旺盛。当水温高于31℃时,食欲减退。而水温低于14℃时,就聚集在深水区不大活动。水温低于13℃时,停止摄食。低于7℃时,则不能生存。由于鲮鱼的抗寒能力差,在珠江三角洲池塘中越冬,通常要放在避风向阳的深水池,有时还需要增加防寒措施。...[查看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