兔血吸虫病是由日本分体吸虫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,广泛流行于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。病原体是日本分体吸虫,呈细线状,寄生于门静脉系统的小血管内;虫卵寄生于肝脏和肠壁,以下了解兔血吸虫病怎么治,兔血吸虫病用什么药。
兔血吸虫病怎么治
流行病学
本病广泛流行于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。
症状
少量感染时无明显症状,大量感染时表现腹泻、便血、消瘦、贫血,严重时出现腹水过多,后死亡。
确诊方法
①流行于南方各省。
②粪便中虫卵检查。
③肝脏和肠壁的典型病变。
防治措施
采取综合防治措施,注意饮水卫生,不饲喂被血吸虫尾蚴污染的水草,搞好粪便管理。
发现病兔应及早治疗,治疗人、畜血吸虫病的药物如血防846、硝硫氰胺、吡喹酮等可按说明使用于家兔。
兔血吸虫病用什么药
吡喹酮片
【适应症】主要用于治疗动物血吸虫病,也用于绦虫病和囊尾蚴病。例如,羊的莫尼茨绦虫、球点斯泰绦虫、无卵黄腺绦虫、胰阔盘吸虫和矛形歧腔吸虫;牛的细颈囊尾蚴和日本分体血吸虫;猪的细颈囊尾蚴;犬的复孔绦虫、豆状带绦虫,猫的复孔绦虫、巨颈绦虫;禽的各种绦虫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一次量,每1kg体重,牛、羊、猪10~35mg;犬、猫2.5~5mg;禽10~20mg。
【不良反应】
1、高剂量时,牛偶见血清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,部分牛会出现体温升高、肌肉震颤、臌气等。
2、犬内服后可引起厌食、呕吐或腹泻,但发生率少于5%,猫的不良反应很少见。注射用药可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,在犬可见注射部位疼痛、嗜睡和步态蹒跚,有些猫可见腹泻、呕吐、衰弱、流涎、嗜睡、暂时厌食和注射部位疼痛。
兔血吸虫病怎么治,兔血吸虫病用什么药就是以上内容,由于该病是人畜共患病,所以也要做好自身的防护。本文就介绍到这里。